“如果没有咱们扶贫干部给介绍工作,家里这6口人真不知道咋过日子哩。”1月20日,34岁的王刚介绍说,他们一家人去年6月才从新疆搬到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居住,由于家中人口多、收入来源少,成为了广荣村扶贫工作的重点监测对象。
由于此前做过腿部手术,王刚日常行动十分不便,媳妇杨佰兰和父亲王学杰也常年患病干不了重体力活儿,家中的3个主要劳动力就业都十分困难。广荣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文军第一次上门拜访后,便时常记挂这一家人的生活。“因为生病,都干不了重活儿,家里又有3个学生娃娃,也不能走得太远,所以得就近安排。”思前想后,刘文军将王刚介绍到村子附近的供热公司上班,负责烧锅炉、看门等工作,每月能领到3000元的稳定工资,而他的媳妇杨佰兰则被安排至村上的扶贫车间从事编织工作,每月能收入1200元左右。考虑到王刚的父亲王学杰年龄较大,扶贫干部们就帮他找了一份采摘芽菜的轻松活儿。每年5月到10月,每月能拿上1500元左右。
打好脱贫攻坚战,重脱贫更要防返贫。
2020年广荣村正式脱贫出列,但脱贫不脱政策,目前扶贫干部们重点对村里的边缘易致贫户10户4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3人进行动态监测,实行“一户一策”、产业就业帮扶、激发内生动力等措施,因户施策,实现动态跟踪管理。刘文军介绍说:“2021年我们将继续扩大枸杞芽菜基地种植面积,增加至2000余亩,这样能解决广荣村及周边村落1000人次左右的就业需求,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稳定脱贫成果。”
同样于去年脱贫的洪广镇欣荣村村民康强也在新的一年中,持续享受到扶贫政策带给他的“福利”。欣荣村驻村第一书记顾玮介绍,康强由于身有残疾,虽然已经脱贫,但仍然享受到低保、残疾人补贴、扶贫产业托管分红、土地流转费、红树莓托管收益等扶贫政策收益,目前一家4口人的人均年收入为8707元。“今年我们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村集体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也积极为村上的脱贫不稳定人口与边缘易致贫人口谋福利做实事。”顾玮介绍,2021年欣荣村将打造扶贫双创基地,做好可持续稳定投资收益项目,增强村集体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红树莓基地专用冷库及分拣车间等经营性用地,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稳定实现移民群众脱贫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三五”期间,欣荣村和广荣村均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但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2021年全市将紧盯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等易返贫致贫关键因素,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侧重产业就业增收、激发内生动力、社会综合保障、金融信贷支持,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不返贫,易贫群众提升生活质量不致贫,从而从稳定脱贫迈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