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在农村改革中,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破解体制瓶颈,破除机制弊端,集成推进24项改革试验试点任务,取得了赋权能、促增收、添活力的良好效果。
平罗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权农村各类产权13项,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量化经营性资产和资金总额5.58亿元。按照《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意见》,指导全县144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累计争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12亿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实现经营性收入1552.81万元。
同时,拓展完善土地制度改革,选择7个村探索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试点工作,制定《平罗县二轮承包地以外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暂行办法》,解决集体土地资源无序开垦占有、低效利用、无偿使用的现状。开展“一户一田”改革,有效破解605户、1.3万亩土地“碎片化”问题。规范土地流转,全县土地规模经营达45.9%。获批新一轮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并完善相关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126宗、860.3亩,村集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1652.8万元。出台《平罗县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置换转让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农村闲置房地整治利用累计征收房地714宗,清理腾退建设用地2432亩,新建农民新居点2个。
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探索开展“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改革试点,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多元化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累计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47个,评定星级经营主体62个,带动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98%,新品种推广率达85%,优质水稻面积27.4万亩,特色瓜菜17万亩。
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制,在“中心+站点”服务机构基础上,推广“互联网+”服务模式,实现手机APP办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一站式服务,累计上线发布改革政策文件42个、实用法律法规9部、农村产权交易信息1200条,成交金额8840万元。赋予9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权能,累计办理农村各类产权抵押贷款2.5万笔14.82亿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额累计达48.22亿元。(记者 马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