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听,百岁老红军谭德本讲红色故事 “条件这么苦,是什么支撑您从战争中一路走下来?”面对央视主持人劳春燕的问题,101岁的开国大校谭德本回答:“党的思想,党的教育”——)
谭德本老人在家中看报。
8月16日上午,在位于兴庆区胜利街街道南华社区康华园小区的百岁老红军谭德本家中,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再走长征路”文艺小分队的嘉宾和志愿者——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央视主持人劳春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主播延雪瑶、演员刘之冰,手捧鲜花迈进了谭德本老人的家门,送上了特殊的祝福。
“祖国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
今年101岁的谭德本老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开国大校。经历过长征的他,跟随红军三过草地两越雪山,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谭德本又先后在兰州军区后勤部军需处、甘肃天水21陆军医院工作。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如今,谭德本老人定居在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街道南华社区康华园小区。早上8点多记者到来时,身着挂满军功章军装的老人耳朵上佩戴着助听器,正捏着手杖坐在电视机前,身体挺得笔直。“他看报纸都不用戴眼镜!”老人的小女儿谭淑红高兴地说,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每天要翻阅《宁夏日报》《银川日报》《银川晚报》等报纸,电视最喜欢看新闻和战争片,最关心的是国家大事。
已经101岁高龄的老人,说起如今生活的变化,原本平静的他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现在祖国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
那段红色记忆,他如数家珍
上午9点多,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再走长征路”文艺小分队慰问嘉宾的到来,老人的屋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嘉宾们和老人聊起了当年的故事。对于那段红色记忆,老人如数家珍。
“长征的时候,我三过草地两过雪山。”
“冬天没有布鞋,我穿着自己打的草鞋,腿上冻得裂了口子,血一直往外流。”
“过草地,我们活下来的人,都是踩着前面人走过的脚印才不会陷下去。一旦感觉下陷,就要向侧面打个滚。”
戎马生涯、险象环生,战争年代老人曾四次严重负伤,其中一次腿部负伤,就是夜袭阳明堡时留下的。
“阳明堡战役是我们团三营打的,我当时受伤了。我们一个战士只有3发子弹,一个连才有一挺机枪。”
“打阳明堡,我们主要靠扔马尾手榴弹。大家一开始没见过飞机,还有点舍不得炸,后来是用汽油桶炸的……”
听到老人说马尾手榴弹,刘蒙说道:“老人家记得真清楚,这种马尾手榴弹是当时八路军自己造的,因为受当时条件限制,有的时候一引燃就炸成了两半,威力比较小。可以说,老英雄们当时的装备条件比较差。但阳明堡夜袭,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和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一样,都是抗战初期著名的漂亮战例。”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老人家,条件这么苦,是什么支撑您从战争中一路走下来?”劳春燕问道。
“党的思想,党的教育。”谭德本回答。
老人的口述历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延雪瑶说:“手中有火把,心中就有光芒。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一直在老英雄的心中闪烁光芒。近距离地听老人家讲,感受红色的记忆,让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更懂得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进入新时代,对后来人有什么嘱托?”志愿者又问。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谭德本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大声说道。
记者 孙楠 文/图